近日歐盟青年失業如火如荼被登報展示,事實上青年失業卻早已是老舊的古董議題。瑞典、希臘、西班牙近幾年間皆發生因不滿政府失靈,未能解決經濟崩潰、青年找不到工作,爆發大規模青少年示威遊行的抗議行動。根據歐盟統計局531日公布,歐元區四月失業率上升至12.2%,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其中25歲以下的年輕人有360萬人找不到頭路,青年失業率高達24.4%。歐洲因而推出一系列新政,企圖減緩這一波青年失業問題及抗議熱潮。

 

6月-逆風計畫~為尼特族青少年找出路1  

 

回顧台灣,青年失業問題也在這幾年冒生,報上、路上、網上一堆年輕人的哀嚎哭喊絕非空穴來風,也不是阿基師登高呼喊年輕人不要太計較薪資就可以解決。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12年的統計顯示30年來20-29歲的年輕人失業問題持續惡化,失業率居高不下(13.04%)可以見得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是台灣經濟面臨結構性困境的反應;而15-19歲失業比例有所下降,但仍高於整體失業率,顯見這一年齡群的失業問題仍需要持續被關注。

 

6月-逆風計畫~為尼特族青少年找出路2  

 

聯合報近期青年尋路系列報導二部曲,以「尼特族」作為重要議題,指出台灣潛伏了40萬的尼特族大軍,既未就業也沒就學,這些囝仔一出社會就得面臨22k的就業市場,再加上工作需要的與老師教的怎麼差那麼多,一是僧多粥少,二是學用落差,不管眾人氣憤填膺,22K的定錨效應似乎已然回不去根據主計處調查,2009年平均薪資減少4.84%,為史上最大減幅。近兩年薪資雖小幅回升,但仍追不上物價上漲速度,扣除物價漲幅後,今年一至二月實質平均薪資減少4.35%,倒退至18年前。

 

然而,大學入學門檻浮濫廣開,青少年職涯規劃卻長久被漠視,青少年因而對不確定的未來失去信心、沒有方向,加上就學貸款衍生出「學習背債族」,必須半工半讀方能完成大學文憑,書越唸越窮。連進入大學殿堂的學子都如此迷網,更遑論因家庭等各種原因必須於15-19歲出來工作的青少年其面臨更加不友善的勞動條件以及更有限的發展機會。若不想被這種社會環境同化,似乎只能「變身」成尼特一族。

 

6月-逆風計畫~為尼特族青少年找出路3  

 

故要解決尼特族問題,必須從源頭著手,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指出「國中畢業生未升學未就業,很容易轉入地下經濟,賣身、賣藥樣樣來,成了社會最陰暗的角落。」估計台灣約有5000名以上國中未升學的中輟生,這些潛在的黑數等於是未來的尼特族。為了幫尼特族找出路,台少盟與全家便利商店於2010年合作「逆風少年大步走」,四年來輔導1,200人次青少年找到生涯定向與提供就業輔導,並發開數百家願意給青少年機會的友善職場,許多學員成功地留任並保有合理的薪資水平,有效建立青少年就業培訓的運作模式,高度輔導關懷的介入比政府就業服務站端出的服務更具吸引力及成效。除了青少年個案就業服務外,她也建議政府應該參考歐洲或英國推出的新政或新學徒計畫,提供多元的誘因與獎勵措施,給願意提供青少年就業或見習機會的優質企業或職業達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少年ㄟ亮起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